
たかはらしんいち
高原新一(日本)
1949-至今
—
日本最具懷舊風、人情味的字體設計大師。
1949年1月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上川郡江丹別(現(xiàn)?旭川市)。40年來畫筆不輟,自1978年入選石井賞后,字體作品包攬多次石井賞金銀獎/森澤字體大賽等多個大賽獎項, 海內(nèi)外參展無數(shù)。
—

高原新一今年72歲了,對字體設計一直保持很高的熱情。
他筆下的字體無一類似,持續(xù)探索著手繪字的無限可能。其中蘊含的無盡人情味,仿佛小時候街邊咖啡店的招牌,沒有矯情,只是溫暖且懷舊。

△高原新一手繪原稿

森澤獎 · 國際字體設計競賽
タカハンド (taka hand) 1984
—
他曾在森澤的第一屆「國際字體設計大賽·森澤獎」中的得獎作品,字體叫做「タカハンド」。
這個字體初次作為照相排字印刷機器的字模盤使用字體,因為是在非數(shù)字化時期(在紙張上手寫原稿字體)制作設計的,當時全部是一個一個字去呈現(xiàn),沒有使用任何一般尺子,只使用「溝引き」(引導畫線用)這個道具和「面相筆」(很細的毛筆)制作出來。
它總共包含有5種粗細,至今仍是很有人氣的字體。「タカハンド」字體的最大特點之一,里面的組合要素多為圓形,這在當時的字體行業(yè)來說,是一個全新的設計嘗試。
如果和全部的字體并排看,它給人的印象是非常有個性并且很可愛的一個字體,到了今天,數(shù)字化字體中圓形要素并不少見,并且沒有違和感地變成了常見設計要素之一,作為引領了設計要素的字體就是「タカハンド」。


日本字體年鑒大獎作品
タカライン(taka line)1997
—
高原直線體是以水平和垂直為基礎,全部為直線構(gòu)成的字體。這個作品獲得了森澤第三屆比賽的「審查員獎」。
這款字體的結(jié)構(gòu),跟普通的黑體有極大的不同。漢字不使用曲線,只使用直線,字體也在可讀范圍內(nèi)簡化,在它之前沒有嘗試過,可以算是很大挑戰(zhàn)的新風格字體。
另一方面,雖然是直線字體,但并不會給人生硬的感覺,而是全面展現(xiàn)出手寫的感覺,產(chǎn)生微妙的崩壞平衡感,能讓人感受到輕快的節(jié)奏,也是對美感的追求。
因為這樣的原因,我相信它是同時期中,在《日本字體年鑒》里第一個被選為大獎作品的字體。


做字最辛苦的是
保持同樣手繪風格
—
原稿字體完成后,將它們做成數(shù)據(jù)的過程非常辛苦。早期電腦的PC數(shù)據(jù)并沒有AI等軟件的數(shù)據(jù)制作方式,而是由某公司協(xié)助制作的一個原創(chuàng)軟件系統(tǒng)。另外,我自己是一個接觸手工制作較多的人,電子數(shù)據(jù)的形式要求等等的內(nèi)容確認,都是使用一定尺寸打印出來紙張后去檢查效果,為此花費了相當?shù)臅r間、勞力和費用。

在將近10年的時間里,我終于開始一點一點地使用自己不擅長的電腦,以自己的方式學習,甚至連因為對操作有擔憂而不敢握的鼠標也能好好使用了。托這段經(jīng)歷的福,現(xiàn)在從原稿字體制作到數(shù)據(jù)化全部都是我自己完成的。
與其說是困難,不如說是把所有的漢字的設計感保持在同樣的手繪風格內(nèi)是件很辛苦的事。任何字體都是如此,包括日本漢字中常見的全角半角等字的設計過程。 和這些一樣,同一套字體各種粗細的設計也是如此。
幸運的是,高原直線體的主題之一是做簡化設計,所以我能夠使它更好的展示出本身的特色,就結(jié)果而言,我很滿意能夠創(chuàng)造一個美麗而獨特的字體。
▼GEETYPE高原極線黑體 簡體字形



眺望窗外的風景
靈感來源于日常生活
—
我通常比如出門到街上去或者去旅行,坐火車的時候你可以眺望車窗外面的風景時,突然純粹想寫些什么沒有包含設計含義的文字,直接在手頭里許多素描紙上隨意涂鴉,有很多新風格的東西就是這樣出現(xiàn)的。


《高原新一文字的世界 · 意明繪字》
1987
—
1987年由自己的公司出版了圖書《高原新一文字的世界 · 意明繪字》。繪畫文字作品在《世界手繪文字》《手繪文字》等,由中學美術 · 高中美術教材記載、介紹。






1997年-至今
致力于完成TAKA字庫系列
—
高原(TAKA)等系列字體,是一個由日本人制作的字體,非常希望今后可以在很廣泛的各種不同情境下使用。也想向中國的大家,持續(xù)提供更有魅力和個性的字體。
